技术文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技术文章 >水泥试验小磨制造厂家

水泥试验小磨制造厂家

更新时间:2011-03-02   点击次数:407次

水泥试验小磨
制造厂家

水泥试验小磨
由北京中科路达试验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符合国家标准,使用稳定,精度高,现已广泛装备于各质检中心,大学院校,施工单位,是检测此参数的理想产品。

水泥试验小磨
型号: MS500

水泥试验小磨,水泥小磨本试验磨机是粉磨水泥熟料的小型球磨机,是水泥厂测定水泥熟料的物理强度及化学实验*的设备,还可粉磨其他物料。
水泥试验小磨,水泥小磨主要技术参数:
1.磨机转数:48r/min ;
2.研磨体装载重:100kg ;
3.装料重:5kg(水泥熟料);;
4.电机功率:1.5kw;
5.使用电源电压:380v ;
6.磨机规格:500×500mm

 

http://www.zkld.net

赵阳:
 1.概述
  我国工业部门每年产出的固体废弃物(俗称:工业废渣)多达十亿吨以上,它不仅耗费了大量资源、能源和人力,而且还要占用大量土地,有的还污染水源、大气,给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重大危害。在党的十六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实现由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线型经济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转变,促进人类、资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减量、再用、循环”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操作原则,即zui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创造再生能源,zui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工业固体废弃物按其物理化学性质分为六类:具有潜在水硬性、火山灰性、水硬性、气硬性、惰性和其他类废渣。这六类工业废渣都可以在水泥工业中被再循环利用。利用的方法可以是化学法,也可以是物理法,这个物理法,就是以粉磨为主的方法。以水泥工业为例,工业废渣可以起到三个作用:1、活化效应,加快水泥的反应速度和*程度;2、填料作用,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3、改善水泥或砼的性能,提高强度。这些作用与工业废渣的化学成分和颗粒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颗粒大小。天然或人工制成的大颗粒工业废渣,反应活性很低。当它们磨制成细粉后,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应用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2.物理再循环利用机理
  根据粉碎过程机械力学和物理化学理论,物料在粉磨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机械化学作用,颗粒吸收机械能后,比表面积首先发生变化,同时表面能也发生变化。导致内部晶体结构破坏,晶格键能发生变化,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反应活性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的大小,与其被粉磨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粉磨产品的细度对物料性质的变化起主要作用。
  用于水泥工业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一般细粉的水化速度比水泥慢得多,经测试表明:颗粒大小在80μm(比表面积300 m2/kg)左右时,高炉矿渣水化90天左右才能产生与硅酸盐水泥熟料水化28天时相应的强度;粉煤灰则需150天左右才能达到相应的强度。对上述工业废渣进行粉磨到产品颗粒大小大部分在45μm(比表面积450 m2/kg)左右时,扩大了水化反应时的表面积,相应地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它们的水化速度,使它们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高的强度。如:矿渣粉比表面积达到400m2/kg时,28天活性系数达98%,与水泥基本相当;而当矿渣粉比表面积达到或超过600~800m2/kg时,其28天活性系数达114~127%,高于普通细度(350m2/kg)水泥熟料的活性。
  在当前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物理再循环利用中,水泥企业一般是将其与其它组份物料按配比一起加到球磨机中共同粉磨,由于各种物料易磨性的差异,当出磨物料达到工艺要求时,其中某些工业废渣组份的细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如:粉磨矿渣水泥时,水泥比表面积达到了300 m2/kg以上,水泥中的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只有200~250 m2/kg,其水化活性不能在水泥构件或建筑工程中正常发挥。因此,专家们建议:有条件的水泥企业应该采用将矿渣与熟料等其他组份物料分别粉磨,然后再均化合成水泥的工艺流程,矿渣水泥的28天抗压强度可以提高3MPa以上(见表1)。
表1    矿渣分别粉磨对水泥质量的影响

水泥粉磨    物料配比%    比表面积(m2/kg)  抗压强度(MPa)
工艺流程   熟料   矿渣    熟料    矿渣       3d    28d
 
共同粉磨   70     30      351(矿渣水泥)     21.9   57.4
分别粉磨   70     30      350     356       23.1   61.5
 


水泥试验小磨
在国内具有较多厂家,北京中科路达试验仪器有限公司具有规模大,管理规范,重合同,守信誉等特点,是你采购的理想单位。

http://www.zkld.net

赵阳: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