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抗压夹具
使用方法
水泥抗压夹具
的生产厂家有北京中科路达试验仪器有限公司等公司,具有产品可靠,售后有保障等特点,是采购的理想对象
水泥抗压夹具
型号: 40*40mm
水泥抗压夹具根据我国建材行业标准JC/T683-1977制造。是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方法(ISO法)GB/T17671-1999"中规定的统一设备,用于水泥抗压强度的检
验。
水泥抗压夹具主要技术参数:
1、上、下压板长度 40mm
2、上、下压板宽度 >40mm
3、上、下压板自由距离 >45mm
4、外形尺寸 φ100m*165mm
5、净重 ≈5kg
:http://www.zkld.net
:
赵阳:
三、固相反应----放热反应
1.反应过程
在熟料形成过程中,从碳酸钙开始分解起,物料中便出现了游离氧化钙,它与生料中的SiO2、、Al2O3和 Fe2O3等通过质点的相互扩散而进行固相反应,形成熟料矿物。
固相反应:是指固态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时也有气相或液相参与,而作用物和产物中都有固相。
1.反应过程
约800℃:开始形成CA、CF与C2S;
800-900℃:开始形成C12A7 、C2F ;
900-1100℃:C2AS形成后又分解、C3A、C4AF开始形成
1100-1200℃:大量形成C3A、C4AF,C2S含量达zui大值
由上可见,水泥熟料矿物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级反应,反应过程是交叉进行的。
由于固体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具有很大的作用力,因此固相反应的反应活性较低,反应速率较慢。通常,固相反应总是发生在两组分界面上,为非均相反应。对于粒状物料,反应首先是通过颗粒间的接触点或面进行,随后是反应物通过产物层进行扩散迁移,因此,固相反应一般包括界面上的反应和物质迁移两个过程。
2.影响固相反应的主要因素
①.生料的细度和均匀性
生料愈细,则其颗粒尺寸愈小,比表面积愈大,各组分间的接触面积愈大,同时表面的质点自由能亦大,使反应和扩散能力增强,因此反应速率愈快。
但是,当生料磨细到一定程度后,如继续再细磨,则对固相反应的速率增加不明显,而磨机产量却大大降低,粉磨电耗剧增。因此,必须综合平衡,优化控制生料细度。
生料的均匀性好,即生料内各组分混合均匀,这就可以增加各组分之间的接触,所以能加速固相反应。
②.温度和时间
当温度较低时,固体的化学活性低,质点的扩散和迁移速率很慢,因此固相反应通常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提高反应温度,可加速固相反应。由于固相反应时离子的扩散和迁移需要时间,所以,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使固相反应进行*。
急剧煅烧:热力梯度大,升温快,使脱水、CaCO3分解重合,新生态,活性高。
③.原料性质
当原料中含有如燧石、石英砂等结晶SiO2或方解石结晶粗大时,因破坏其晶格困难,所以固相反应的速率明显降低,特别是当原料中含有粗粒石英砂时,其影响更大。
四、液相和熟料的烧结
当物料温度升高到1250-1280℃时,即达到其zui低共熔温度,开始出现以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为主的液相,液相的组分中还有氧化镁和碱等。
熟料的烧成过程:
属于固液相反应,其中包括熟料烧结、贝利特再结晶和阿利特形成等三个同时进行的过程。
①.熟料烧结:在高温液相表面张力作用下,物料由疏松状态逐渐聚结成色泽灰黑、结构致密、粒度均齐的熟料的过程,称为熟料烧结或结粒的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
②.贝利物再结晶:液相出现后,C2S与f-CaO都开始逐步溶解于液相中,并以Ca2+与SiO44-离子状态进行扩散,一部分Ca2+与SiO44-离子参与贝利特的再结晶。贝利特的再结晶使其转变成含固溶体较多,晶体长大尺寸达20-60um,发育完善,且具有明显双晶纹的圆形晶体。
③.阿利特形成:另一部分Ca2+与SiO44-离子参与C2S吸收f-CaO形成阿利特。此过程称“石灰的吸收”。分为三个阶段:
a) -1300℃时, Ca2+与SiO44-离子形成阿利特晶核;
b) 1300-1450℃:晶核形成与晶体长大同时进行。到1450℃时,f-CaO得到充分吸收;
c) 1450-1300℃:晶体长大与完善,形成尺寸达30-60um的阿利特。
1.zui低共熔温度
zui低共熔温度:物料在加热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开始出现液相时的温度。
组分性质与数目都影响系统的zui低共熔温度。矿化剂和微量元素对降低共熔温度有一定作用。
影响熟料烧成的因素:
1.zui低共熔温度
2.液相量
液相量↓--→ CaO不易被吸收*,导致熟料中f-CaO↑影响熟料质量,或降低窑产量和增加燃料消耗。
液相量↑--→ 能溶解的C2S、CaO亦↑--→形成C3S快;
液相量↑↑--→易结大块,回转窑内结圈。立窑内炼边、结炉瘤等;
烧结范围:是指水泥生料加热至出现烧结所必需的、zui少的液相量时的温度(开始烧结温度)与开始出现结大块(超过正常液相量)时的温度差值。
生料中的液相量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增加,其烧结范围就较宽;如生料中液相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很快,则其烧结范围就较窄。它对熟料烧成影响较大,如烧结范围宽的生料,窑内温度波动时,不易发生生烧或烧结成大块的现象。
烧结范围还和液相粘度、表面张力及这些性质随温度而变化的情况有关。
通常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烧结范围约为150℃。
影响液相量的因素:生料成分、烧成温度。
3.液相粘度
液相粘度直接影响硅酸三钙的形成速率和晶体的尺寸,粘度小,则粘滞阻力小,液相中质点的扩散速率增加,有利于硅酸三钙的形成和晶体的发育成长;反之则使硅酸三钙形成困难。
影响液相粘度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 → 粘度↓。(T↑ → 离子动能↑ → 相互间作用力↓)
②.液相组成。液相粘度随液相中离子状态和相互作用力的变化而异。
a) CaO离解为Ca2+离子;
b) SiO2主要离解为SiO44-阴离子团。Si-O价键较强,在粘滞流动时,不易断裂,因而液相粘度较高;
c) Al2O3和Fe2O3为两性化合物,可同时离解成MeO45-和Me3+离子,两者的比例视各自金属离子半径和液相酸碱度而异。
d) 其它
*节 生料在煅烧过程中的物理与化学变化
4.液相的表面张力
液相表面张力愈小,愈容易润湿熟料颗粒或固相物质,有利于固相反应与固液相反应,促进熟料矿物特别是C3S的形成。
①.T↑ → 表面张力↓;
②.熟料中含镁、碱、硫等物质时,→ 表面张力↓。
5.氧化钙溶解于熟料液相的速率
C3S的形成主要是在液相中,由f-CaO+C2S形成,因而溶于液相速率对C3S形成有重要影响。
①.T↑ → 溶解速率↑;
②.粒径↓ → 溶解速率↑。
6.反应物存在的状态
五、熟料的冷却
冷却的目的在于,回收熟料带走的余热,预热入窑二次空气,提高窑的热效率;迅速冷却熟料以改善熟料质量与易磨性;降低熟料温度,便于熟料的运输、贮存与粉磨。
熟料的冷却并不是简单的温度降低,而是伴随着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如液相凝固、相变等,冷却的方法、速度不同,则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不一样,对熟料的质量、易磨性的影响也不一样。
平衡冷却(慢冷):冷却速度非常慢,使固液相反应充分进行。
淬冷:冷却速度快,使高温下形成的液相来不及结晶而冷却成玻璃相。
水泥抗压夹具
是北京中科路达试验仪器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质量可靠,性能*,广泛应用于各质检中心,大学院校,施工单位,经不断创新改造,现已成为同类产品的主要品牌。
:http://www.zkld.net
:
赵阳:
上一篇 :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说明手册
下一篇 : 抗折抗压试验机产品简介